研讨会
专题论坛
他山之石
您现在的位置:古村落 > 研讨论坛 > 专题论坛
古村落形成、发展的历史经验
古村落   2016-10-31 06:34:26 作者:SystemMaster 来源: 文字大小:[][][]

 --- 朱光亚在首届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

改革开放以后,蓬勃的经济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,提供了新的条件,也带来了新的严重严重问题。人胶在注意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,惊呼我们正在失去我们古老的城市,古老的乡村。  

古建筑,被梁思成称为民族的记忆。我们正在丧失自己的记忆;我们的古村落,被文化人类学者称之为社会的细胞、中国的缩影,被文学家称为我们的家园、我们的根。那么我们正在失去原有的细胞、失去熟悉的家园、失去文化的根。保护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种运动,并与旅游发展相结合,深入大江南北。  
我自1994年开始,作了几个古村落的保护性规划,因而也被带进这一运动中。接触了那新与旧、爱与恨、建设与破坏的种种麻烦以至痛苦,身感保护的艰难,保护的重要保护的光荣,现就古村落保护中的问题与前景,谈谈自己的认识。 
一、 保护古村落的观念误区  
一年一个样、三年大变样,是各级领导经常纳入管理目标的一句话。变样的结果自然有许多自豪和欢欣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,一变就是好事,就是业绩;并非所有旧的环境,变成新环境都值得歌颂。现在我们需要对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态度,调整的更准确一些。  
五十年代,毛泽东主席在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说,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也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。这是一代伟人在面对艰难时的自信。这里的旧世界和新世界应属于总体概念、体系概念。但在很多年中却被局限在物质世界,尤其是建筑遗产上。  
其实,早在六十年代,我们就已经制定了文物保护的法规。现在经过了半世纪的努力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努力,我们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后,我们应该看到,再从物质层面上看待旧与新,并针之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圭皋,实在是问题重重,而后代对这一代市长们的批评可能是,"他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(而这个旧世界是美丽的)而且也不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因为现实中问题总是明显的)"现在上海等城市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了,那么其他城市、其他村镇,哪一天能认识到这一点呢?  
第二咱认识是认为,历史文化名城、名镇、名村,是可以创造出来的。他们认为努力一下就可以如同创建卫生城市一样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、名镇、名村,我们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评估工作中看到,这种类似的荣誉,虽然包含着后天的努力,然而没有先天的条件,没有老祖宗留下的、足够的、文化遗产、任凭后天怎样努力,也是不可能得到的。当代人可以用戏剧、电影电视、新编历史剧等方式模拟、表现前人的历史,但是不可能创造前人的历史。中国文化中的审美体系,存在着与世界规范性体系的差异,尤应注意这一点。   
第三,以为做出了几条规定,下几道命令,包括做几个规划就可以将古村落保护起来。不,古村落的老百姓的生活,决定着古村落的命运。离开村中老百姓的支持与参与,离开了与他们生活相联系的举措,只能是短期奏效,没有生命力的
二、 古村落变化必须面对的若干发展问题   
文化大革命结束时,中国人发现自己差一点被开除球籍。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,将改革开放作为新的路线。他用最明确、最朴素的语言,说出"发展是硬道理"。  
唯因这十几年来的发展,中国才没有被开除球籍,没有这被淘汰出局,没有沦为三流国家,并逐渐与世界潮流靠拢。十几年来中国的变化特点,海内外学者用"转型期"概括。新的机制取代旧的机制,新的权威取代旧的权威,新的价值标准取代旧的价值标准新的手段代替旧的手段,一切都不确定。每个个人,每个团体的地位、前途,都在摇摆之中。相对优势比绝对优势更为重要,更为现实。把握个体的存在形、存在优势、与存在价值,成了最基本的需求,而发展则是存在或曰生存的最基本形式。  
不仅在理论上,在实践上也是如此。我们在调查历史沿革时看到,呈坎的兴旺是建立在徽商发展的基础上。清末以后贸易路线的改变,以及此后的一系列变故,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政策的制约,使得呈坎商业衰败、村落衰败、波及文化。呈坎从出过大量文化名人,举办过安徽第一所小学堂的江南第一村,衰败到近十几年,每年人高中的学生仅20余人。温州永昌堡,明清两代列进士者16名,著述达70多项式部,为浙南之冠。而目前文盲占总人口20%以上。
发展受制、经济落后,虽常使古村落的物质形态得以保存,但主题群落的生存却往往因此而陷入危机。例如呈坎一带,因贫困居民无钱烧煤,仍以柴划为薪,加上错误的林业政策,致使两侧山林全部伐尽,生态恶化,洪水肆虐。相反,杭州郊区的农民因采用煤气,懒得砍柴,几年之后绿满青山。  
文物学是人类科学,岂有只关注文崦不关注人这理。退一步说,只关心古建筑不受破坏,而不研究造成破坏的起因因素和动态因素--人及其需求,于事无补!因而从发展的角度切入,探讨保护问题是当前可能的工作路线。  
最根本的发展问题,是自然、是生产方式、经营内容问题。呈坎村还处在第一工业,即农业为主的阶段。1993年人平均纯收入为150.27元。地处温州的永昌堡,则主要收入来自第二产业,其次是农业。同时第三产业正在急速增长。97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。从呈坎到永昌堡,正是中国江南农村正在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。伴随首此过程的经济结构的变化,给古村落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。最明显的,当农民转变为亦工亦农,工人及大小老板等等之后,他们对村庄的用地规划、住宅面积指标的要求,都会与原来有所不同。而产业的变化则对环境带来了影响,古村落的保护,只能在顺应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做工作才会有成效。  
具体而言,第一要研究的危机,古建筑安全的消防问题,这绝对不是放几只灭火器就可以解决的。呈坎村每年都因火灾烧掉一两幢房子。汽车路、公路桥修到了村边,但因村内九十九条巷的最大宽度不足三米,火灾时消防车停在村外,村民们用脸盆端井水灭火,永昌堡多数文保单位周围,无法通和消防车。按消防规范,通消防车的车道应宽4米、转弯半径是12米以上。在多数江南古村落中难以实现。目前车内已经有小型消防车使用,我们在规划中要求负责文保单位灭火的消防支队,购置这种车辆,减小转弯半径至6米以内宽度可降至3。5米。同时在规划中开辟消防通道。如在呈坎村,规划初期我们提出,利用各家菜地辟出车行道,解决消防和运输问题。在永昌堡规划中保留原来水系,置水泵房。  
与之相仿相类似的,由于街巷狭窄而造成的是运输问题。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,即使水系还在,汽车运输也仍然代替了船运。因为公路系统联系的地区,远比水系广、汽车速度及承载能力都较较小型船只优越。但是我们接触的这两个案例中,古老的形态却成了实现这种转变的障碍,甚至酿成事端。呈坎村的运输,靠人挑、自行车驮和平板车运。手扶拖拉机进不去。永昌堡因第二产业的发展,机动车需求量急剧增加但因村内多数巷狭窄、一千余户的新城村,拥有余辆的摩托车,却只购进十多辆小型运输卡车。为此先富起来的村民纷纷搬出了村庄,未走的村民策划修筑横贯村内的大马路的工程,并95年在年拆除了大马路对应的十余米宽的一段古城堡。这与他们在80年代自发修筑古城堡的举动,形成鲜明对比。这件事激起相当范围内的争论,事件涉及到众多的干部与群众,涉及到省、市领导等等,目前仍未得到解决。   
与道路相有的还有桥梁。古代江南的桥梁,下部通船、上部走人或牲畜。汽车时代的到来使一座座拱桥成为障碍,或者事帮多发地段。一座座花岗石的梁式桥,不断地断裂、不断地加固、维修。永昌堡的数座明代桥梁就是这种命运。如今北门桥、每两三天就出一次交通事故。我们在规划中提出了"近期拓宽、远期搬迁"的方案。文件部门和群众从不同的角度表示不满意,但这可能是现实方案。  
新的农村住宅建设,又是牵动古村落千家万户的事情。虽然我们作为专业人员,能够发现和认识古代民居的审美价值。但在呈坎的调查显示,56%的居民对老式民居不满意和不甚满意。不满意的问题集中在,缺少上下水,光线不足,年久失修,位置朝向不好等。
在建新房的样式的选择上,50%的居民还要老样式,26%的人要赶新潮,24%的居民说"别人怎样我就怎样"。在永昌堡,人的想法更为实际。要在底层办工场、上层住人、有钱就折旧翻新、地皮有限时,虽占地只有一间房,却高达四层、五层或更高,叫做顶天立地。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与古村落保护有关。呈坎村在村外边建了一座小学,永昌堡则是在村里建小学。考虑的重点不同。呈坎是在村边找一块宽敞的地方,让学校成为希望工程,将原来的小学校占用的祠堂腾出来,做博物馆。为永昌堡的领导似乎有进一层的考虑。他们看到年轻人纷纷出走,村里老弱病残渐多,为了让村里保持生气和朝气,为了将年轻夫妇留在村里,他们将村内最好的地块建小学。然而由于交通的问题没有解决愿望尚未实现。
三、 建筑遗产是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   
古村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,是今天众多人士都看到并在继续努力发掘的。在象周庄这样的年收入超过一个亿,西递村年收入超过七百万的榜样面前,哪个村不动心。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。我们在为北京,苏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,未能早早地建设新城区、保护古城而遗憾的同时,却看到了周庄为保护古村而建设新村的努力。古村落成了巨大的财富。然而对于交通不甚方便,流动人口不够充足的地区,旅游业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,旅游收入也不能支持全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在此种情况下不仅不可能象周庄那样大搞旅游,更不可能在每一个古村落物旁边再建一个新村落。那么,建筑遗产就因此不再是资源了吗?可持续发展的概念,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要以牺牲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为代价。建筑遗产即使当代人不不善于利用,但后代人从不同的领域加以利用的可能性,不仅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大。  
再说,仅以旅游作为文保的动力,其本质毕竟只是单一的物质刺激。旅游造成的破坏在近些年的实践中,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。我们如果把视野放的开一些,我们就会看到国际社会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更为关注的,是建筑遗产如何在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利用。  
 
 
 
 
 

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         
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-1 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
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